單霽翔
2025年09月14日08:57 來源:光明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1954年,毛澤東主席在故宮城牆上視察。資料圖片
毛澤東主席來過故宮嗎?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根據時任故宮博物院保衛科科長的韓炳文先生回憶,毛澤東主席不僅進過故宮博物院,而且不止一次,一共有三次。
1954年5月17日下午,韓炳文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說有一位中央領導同志要從西華門進故宮參觀,要求他全程陪同,並注意保護首長安全。接到命令后,他無暇細想,迅速趕往西華門。過了好一會,又接到通知,說首長的車改進神武門,他又急忙趕往神武門。到了北門內廣場,韓炳文遠遠地看到幾輛小汽車緩緩駛進神武門后停了下來,從車上走下來一位身材魁梧的首長,那熟悉的面容和身影令他激動不已:這不正是敬愛的毛主席嗎!
毛主席身穿灰色的中山服,腳登布鞋,精神飽滿,神採奕奕。他手拿一根竹竿,沿神武門內東馬道拾級而上。一登上城牆,他便看到牆上生長的一簇簇苜蓿草。他指著草向跟在后面的人說:“這不是苜蓿嘛?這可是好東西呀。”毛主席走走停停,神情安閑,不時眺望遠處。走到距東北角樓南約20米外,停了下來,坐在馬扎上休息。
毛主席看見韓炳文站在不遠的地方,就叫警衛員請他過去,這讓他既激動又意外。毛主席站起來微笑著與韓炳文握手,並讓警衛員給他也拿來一個馬扎坐下,親切地與他交談。毛主席問到了故宮博物院的編制和各部門的職責任務。當韓炳文匯報到群眾工作部的職責之一是接待各界群眾及外賓參觀時,毛主席打趣地說:“我也是群眾,你們群眾工作部也應該來接待我嘛。”大家都被毛主席詼諧的話逗樂了。
韓炳文問毛主席是否要故宮博物院領導來陪同,毛主席擺手說不用驚動他們了,隨即又關心地問到韓炳文個人的一些情況。韓炳文答道:“我1952年來故宮博物院做保衛工作,以前在部隊。”毛主席又問:“你的文化程度多高呀?”他回答:“小時候家裡窮,上不起學,所以沒怎麼念書,我15歲就參加了八路軍。”毛主席說:“這可以理解,但現在你要擠時間,抓緊學習,補上文化這一課。既然到文物單位來工作,那就應該多了解文物方面的知識。”隨同的新華社記者抓住時機,拍下了毛主席休息時與韓炳文親切交談的珍貴照片。
約半小時后,毛主席起身繼續沿城牆往東華門走。到上駟院附近,毛主席指著牆下的建筑問:“這片屋子的瓦頂怎麼是綠色的,以前是什麼地方,做什麼用的?”韓炳文答:“這是南三所,相當於‘皇家托兒所’,是皇子們讀書生活的地方。”
來到東華門城樓,毛主席停下腳步,面對夜色漸起的東華門外大街,就勢在台階上坐了下來。他點燃一支香煙,看著大街上點點燈火和熙熙攘攘的行人,靜靜地思索著。此刻,他的身后,夕陽西下,道道霞光將紫禁城的重重宮殿涂得一片輝煌,也將毛主席魁偉的背影鑲上了一道金邊。毛主席凝神而坐,任晚風徐徐吹拂。他是不是憶起了“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青年時代,憶起了曾到北京追求真理、訪賢問道的日子?他是不是在思考著如何迅速推進新中國的各項建設、大大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吸完一支煙,毛主席起身信步往南走至午門,進入午門城樓內,觀看在此舉辦的“全國出土文物展覽”。毛主席參觀的興致很高,但是因天很快黑下來,故宮博物院裡面的古建筑又沒有電燈,不能繼續參觀。他走下城牆來,稍作逗留即乘車離去。
隔日下午,即5月19日,毛主席第二次來到故宮博物院。這一次,毛主席仍從神武門進,沿西馬道上城牆參觀。當時,西北角樓附近還部署著解放軍的幾門高射炮,毛主席走近觀看,並對值班的戰士說:“你給我操作一下吧。”這位戰士利索地操作“瞄准”“轉圈”等動作。毛主席邊走邊說:“高射炮放到這裡不太合適吧,等人家飛機到這兒再射擊就太晚嘍。”
毛主席朝南走到西華門城樓處時,城牆外幾個眼尖的女中學生看見了他,驚喜極了,喊起了口號“毛主席萬歲”!一下子,人們從各處跑過來,不斷高呼“毛主席萬歲”。人越聚越多,毛主席向人群親切地揮手致意。人們沸騰了,毛主席在城牆上向南走,大家隨著他在城牆外也向南涌,直到午門。門外廣場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毛主席從馬道上走下城牆,本打算出午門,在身邊工作人員的臨時安排下,改出西華門,乘車離開。
毛主席第三次到故宮博物院是在次日,即5月20日下午四點多,這回是由羅瑞卿同志陪同,經午門東掖門進入故宮,徑直登上午門城樓,繼續觀看在樓內舉辦的“全國出土文物展覽”。毛主席仔細觀看每件展品,有時在一件器物前就要看好一會兒。約晚上六點,參觀結束,毛主席即從午門上下來,乘車離開。這次參觀,記者也拍下了珍貴的照片。
毛主席這三次到故宮博物院參觀,距今七十多年了。他那慈祥、和藹、平易近人的親切形象、詼諧幽默的話語,給韓炳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起來,往事如昨,歷歷在目。毛主席在城牆上與他的那張合影,端端正正地挂在他家客廳的牆上,成為他一生的珍藏。
(作者:單霽翔,系故宮博物院原院長)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